「真相、撫慰、和解」才是面對歷史傷痕,追求轉型正義唯一的道路,沒有不能解密的歷史,沒有不能公開的真相。
今天是世界人權日,也是高雄美麗島事件41週年的日子,啟臣選在今天帶著國民黨年輕的幹部幕僚,一同前來國家人權博物館實地見證與省思這段歷史。
施明德 主席曾說,「臺灣今天的民主、自由和主權,是靠多少先烈先賢付出生命、血涙和多少家庭的苦難所鑄造的。」無論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犧牲奉獻,還是為了捍衛中華民國主權戰死前線,這些先烈先賢無私的付出,才成就了今天民主自由與繁榮的臺灣。
國民黨作為戒嚴時期唯一的執政黨,必須真誠而謙卑地面對白色恐怖的錯誤,在歷史的長河中,權力再大的政權終有消逝的一天,但先賢先烈為捍衛自由、民主與人權的精神將永垂不朽。
2011年「二二八國家紀念館」正式開館營運;「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」掛牌運作,努力的進行史料與口述歷史的匯集、研究與教育。國民黨不論在朝在野。還原歷史真相、誠摯反省檢討的態度始終不變。
轉型正義不應只是口號,「真相、撫慰、和解」才是臺灣面對歷史的傷痕,攜手邁向未來唯一的道路。沒有真相與撫慰不可能促成真正的和解,更不是政治受難者與全民追求的轉型正義。
國安局將「林宅血案」等142件政治檔案,全列「永久保密」拒絕提供;調查局更在2018至2019年間,逕將戒嚴時期1,941件政治偵防類「機密檔案」保密年限,分批全部延長30年,最遲須至2048年才得以解密。
「沒有不能解密的歷史,沒有不能公開的真相,」難道30年後還要再繼續延長30年?難道要促轉會審查核准,政治受難前輩們才能看到自己案件的真相?
沒有檔案需要永久保密,沒有機密是當權者說了算,所有關於白色恐怖的歷史檔案與真相,都應該無條件公開,接受政治受難者前輩以及全民的檢視,這是邁向真正和解與轉型正義唯一的道路。
今天我也在「人權紀念碑」,找到了我堂伯公「江漢津」的名字。在日本統治時期,年輕有理想的堂伯公接觸左派書籍,反對殖民統治,也與絕大多數的臺灣人一樣,歡欣鼓舞的迎接國民政府的到來。在1950年白色恐怖剛開始,逮捕與槍決人數最多的「大整肅時期」,當時擔任小學教員的堂伯公,遭檢舉思想左傾、參與組織,而牽連「台中案」遭到逮捕,同案的63人中,有七人遭處死刑,堂伯公與其他11人遭判處無期徒刑,在牢裡度過25年的歲月,直到1975年因為大赦而獲釋。
十年前,一本記錄包括堂伯公在內五位政治受難者的專書,取名為「老紅帽」,意思是說,戒嚴時代,「紅帽子」就是共產黨的標籤,就像是血滴子一樣,一旦戴上,就可能人頭落地。
政治受難者的前輩們,用生命與青春,為台灣脫下這頂莫須有的「紅帽子」。今天,或許大家對於如何邁向更好的未來,有不同的主張,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任意的替別人「再戴上帽子」。
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,就是臺灣政治民主化的縮影,在民主前輩的巨人身影下,我們都是如此的渺小,也更提醒我們守護台灣民主、自由與人權是如此神聖而莊嚴的使命。